5招減少維生素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損失

本文Tag標(biāo)簽:補充維生素??

  大多數(shù)維生素不穩(wěn)定,容易氧化、分解、破壞或流失。如維生素C等易氧化分解;維生素C、B1、葉酸、泛酸等遇堿分解破壞;維生素A.、D則在酸性條件下不穩(wěn)定;水溶性維生素在蔬菜和水果的洗滌、糧食的淘洗過程中會溶于水而流失;維生素C、B1、B6、E與泛酸遇熱分解,熱燙時損失較大;維生素C、B2、B6、B12、A、E與葉酸遇光不穩(wěn)定,可迅速破壞。糧谷類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(如B族維生素、維生素E等),但大多集中在表面的皮層、糊粉層和胚芽中,在加工時碾磨得越細(xì),損失越大,如小麥磨粉、大米脫殼,維生素E約損失80%。因此,在家庭烹調(diào)過程中要特別小心和注意,盡量防止維生素的過多損失。當(dāng)然,一點不損失也是不可能的。

  (1)洗菜與淘米:洗菜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的溶解和浸出損失,為了減少維生素隨水流失,應(yīng)先洗后切,洗滌時間盡量縮短;千萬不要先將菜切成段或切碎后再洗,尤其要防止將菜切碎后長時間浸泡在水中。淘米會損失部分米粒表面糊粉層中的水溶性維生素,為減少損失,淘米時應(yīng)采用“兩少一快,,的方法,即淘洗次數(shù)少(一般2~3次即可),用水量少(浸沒米粒為宜),快速淘洗。

  (2)切菜:維生素的損失取決于所切菜的大小。菜切得細(xì)小,則增加與水和空氣的接觸面,從而加速維生素的流失和氧化。如白菜切成段,炒后維生素c損失30%,而切成絲炒后則損失51%。

  (3)熱燙:許多蔬菜在烹調(diào)前要進(jìn)行熱燙處理,即用開水在鍋中焯一下,這一過程會造成維生素的大量損失,包括加熱分解和隨水流失。以菠菜為例,在沸水中焯3分鐘,維生素C就破壞了1/2;其他B族維生素也一樣,除維生素Β(其熱穩(wěn)定性高)外均會造成大量損失。為減少維生素的損失,焯菜時應(yīng)盡量縮短時間,越快越好;焯后在冷水中降溫,以保持維生素的成分和蔬菜的色澤。

  (4)烹調(diào):烹調(diào)時,各種維生素的損失取決于烹調(diào)時間的長短和溫度的高低。一般炒菜比煮(燉)菜造成維生素的損失少。煮(燉)菜時加水越多,溶于菜湯中的維生素就越多,還可進(jìn)一步加快維生素降解的速度;烹煮時間越長,維生素?fù)p失越多。實際操作中,應(yīng)在湯沸后再放菜,或加骨頭、醋、淀粉同煮,可減少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損失。一般煮(燉)菜時加點醋(大多數(shù)維生素在酸性中穩(wěn)定),可大大減少維生素的損失。

  炒菜時盡量做到旺火快炒。旺火快炒可更多地保存維生素。如旺火快炒2分鐘,葉菜中的維生素C可保存60%~70%;若炒后再熬10分鐘,維生素C僅能保存20%~50%。豬肝炒3分鐘,維生素B1僅損失1%,而鹵豬肝維生素B1則損失37%。

  煮飯、熬粥或剩粥回鍋時,千萬不要加堿,如堿雖可使煮出來的粥粘稠順滑,但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幾乎破壞殆盡。

  (5)烹調(diào)原料的混合:烹調(diào)原料的不適當(dāng)混合,是造成維生素烹調(diào)損失的常見因素。烹調(diào)時,一種原料中所含的酶會使另一種原料中的維生素快速損失。例如,許多魚類含有硫胺素酶,如不事先加熱燉化而混入其他原料,就會使維生素B1大量損失。因此,魚肉最好不要生食,否則將造成不必要的營養(yǎng)損失。再如,含脂肪多的食品原料中氫過氧化物(脂肪氧化分解產(chǎn)物)較多,會使混合原料中易氧化分解的維生素C、A、D、E等產(chǎn)生氧化損失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